周边城市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

摆一哈社区

他说:“陈飞:怎样理性地看待亚洲象北迁中国样本?

2021-6-13 15:24:13 5798 0

[复制链接]
蜀哥董事 发表于 2021-6-13 15:24:13 |阅读模式

蜀哥董事 楼主

2021-6-13 15:24:13


第一题:独家|陈飞:怎样理性地科学地看待亚洲象北迁中国标本?
笔者陈飞(中国国家林业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)
陈飞请提供图纸。
a60f-krhvrxu2861244.jpg dab1-krhvrxu2861123.jpg
老飞。我给图陈飞看。我给你一个图表。
一群野生亚洲象最近从云南西双版纳北上昆明,引起了全球媒体的热烈关注。《象到哪里去》成了一部世界追寻的连续剧,无论东西方,都对这一群憨厚可爱的巨兽投以温柔的目光。
除大众的观点外,各方专家们都在从亚洲象的行为学、适宜性、生态环境系统等方面展开讨论。在对事实和科学尊重的基础上,业界期待以更理性、更科学的方式看待15号亚洲象北迁事件,以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视角,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中国样本。
数据图表:六月三日在晋宁双河乡监视的象群。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:6月3日在晋宁双河乡开展了森林火灾监测。供图: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。
难道亚洲的象北迁是前所未有的?
事实上,亚洲象和非洲象都具有迁徙特征。由于迁移有助于发现新的觅食地和资源,从而促进了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换。而且,亚洲象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,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个体迁移可以加速沿途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替,并有助于植物种子的传播。
象群会迁徙至邻国,甚至包括缅甸,如尼泊尔、孟加拉国和不丹,这些国家在亚洲象广泛分布。这样的迁徙在亚洲象分布的其他国家也很普遍。在印度主办的第十三届《迁徙物种公约》缔约方大会上,印度于2020年2月17日至22日提议将亚洲象列入《公约》附录一,并已获大会通过,为亚洲象跨界迁徙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护。
研究表明,分布在中国的亚洲象也一直有迁徙扩散的习性。像这次北迁亚洲象的“故居”——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为核心的亚洲象分布区,自1995年起就有5头亚洲象扩散到普洱市思茅区一带,成为今天的云仙种群;另有2群约32头迁徙到思茅区思茅港和六顺镇,在景洪与思茅之间往返;2005年又有13头迁徙到澜沧县,现在在勐海县与澜沧县之间来回,被称为澜沧—勐海种群;2011年部分象群向东扩散到普洱江城县;去年以来,有一家家族南下到橄榄坝,再进入勐仑,目前正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研究所附近。另外,在西双版纳勐腊县和马的北部三省,野生亚洲象也进行了跨界迁移。
从整体上看,中国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,呈现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的扩散。
实际上,将时间轴拉长,中国的亚洲象群在历史上的分布非常广泛。根据历史资料,亚洲象曾在中国商代时期分布于黄河流域一带,河北阳原是其最北的地区。“豫”字简称河南省,是历史上亚洲象分布的缩影。唐宋时期,南北朝时退至长江以南,现川、黔、滇诸省也有分布。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、普洱、临沧,是随历史发展、气候变化而形成的。
所以,这15头亚洲象的迁徙活动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,只不过迁徙距离更远,引起了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。在这一点上,人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物种本身。
数据图表:被监测象群。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供图:监测象群示意图。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地图编制。
是否由于栖息地的严重破坏,亚洲象迁徙?
这是过去许多专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。对此,作者认为,应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,充分调查研究,以更系统、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对同义词的讨论和分析。
西双版纳亚洲象分布极不均匀。在西双版纳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域中,只有勐养、勐腊和尚勇三个区域分布着固定的象群。现在,大多数亚洲象生活在保护区之外。
一些人认为西双版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再适合亚洲象的生存,或者认为是因为保护区的橡胶、中药等因素导致亚洲象的离开。不是这样的。在国家层面上,西双版纳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十分严格,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,没有发生保护区内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。而亚洲象的部分原生生境由于森林的郁闭度增加,导致它们在某些林中可采食的植物减少。有关的保护管理部门积极采纳各方意见,采取了一系列生境修复措施(食物源建设等),取得了初步成果。但是,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
另外,无论是保护区,还是亚洲象的长颈鹿,都是人类为野生动物设置的栖息地。对于大象来说,只要它认为在什么地方有食物或适合生存,它就会被当作一只鸟。不管森林的质量如何,亚洲象都喜欢在农田和森林之间游荡。
以最适觅食理论为基础,从输入/输出的经济学角度研究动物的觅食行为,当输入最少、输出最多时,动物的觅食行为或改变。作为广义的食谱动物,亚洲象拥有240种食物,而且还包括许多作物。自古以来,亚洲象采食庄稼的现象屡见不鲜,尤其是在缺粮季节。近几年来,人类对亚洲象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,亚洲象不再惧怕人类,越来越频繁地从保护区出来采食庄稼,再加上亚洲象数量的增加,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,毕竟有更容易获得的高能量食物,又有谁愿意花很多时间觅食呢?
所以,森林的变化并不是亚洲象和人类生产生活空间重叠的主要因素,在进行物种迁移特性、种群扩大、亚洲象食性等综合分析时,要综合考虑其原因,探索其艰难和漫长。
数据图表:被监测象群。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供图:监测象群示意图。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地图编制。
百年减九成,为什么全球的亚洲象数量会反增?
这一“远行”的亚洲象,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去几十年中国保护野生动物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成果。
在这些因素中,最直观的表现是亚洲象数量的增加。根据统计,上世纪80年代,在云南活跃的亚洲象数量从150只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00只左右。但是,就全球而言,由于非法捕杀,象群减少等原因,亚洲象的数量在过去一百年中反而下降了90%。
此外,中国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已从1990年代的2个州市3个县市扩展到2020年底的3个州市12个县市,显示适合亚洲象生存的地区正在增加。
野生动物的长距离迁徙依赖于与景观和环境条件的联系。亚洲象也是如此。这15头亚洲象可以一路北行到昆明,畅通无阻地寻找新栖息地,还可归因于沿途一些恢复了的森林和农田补给。
中国在法律法规保障、亚洲象生境保护、种群保护、人象冲突缓解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主要包括:一是通过实施退耕还林、建设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、种植喜食植物、建立象群“食堂”、建立监测预警系统、增强公众的保护和防范意识、健全肇事理赔机制、积极开展中老两国跨界联合保护等方式,来实现对象种的保护。
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能人象平安,还得益于当地政府一路“护航”。在此过程中,持续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实时追踪像群,在象群中设置香蕉、玉米、菠萝等食物的投食区域,避免进入人口密集区,设置警戒线和路线引导象群远离人群,及时向群众发出预警并疏散。
这次对北迁象群的保护管理,中国做到了监控、及时研判、提早防范,并在必要时采用拦阻、诱捕等灵活手段,成功地避免了人象近距离接触与冲突,保证了人象安全。这种较为罕见的野象长途跋涉迁徙,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人象和谐相处的活动,更是一种人与野生动物友好对话的新范例,是中国探索解决“人兽冲突”的一种探索。
我的观点更为宏观一些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发布新帖

  • 在线客服

  • 微信

  • 客户端

  • 返回顶部

  • 房产
    招聘
    交友
    二手车
    宠物
    商家